圓弧圓柱齒輪基本術(shù)語
1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圓弧圓柱齒輪(單圓弧圓柱齒輪與雙圓弧圓柱齒輪)傳動的術(shù)語及其定義域曼。
本標準適用于各種圓弧圓柱齒輪傳動帮廉。
本標準沒有包括的通用術(shù)語痒跌,可參見相應的引用標準脚祟。
2 引用標準
GB 3374 齒輪基本術(shù)語
GB 12759 雙圓弧圓柱齒輪子基本齒廓
3 一般性定義
3.1圓弧齒輪基本齒廓
用來確定圓弧齒制的輪齒尺寸比例所依據(jù)的齒廓激点。
3.2圓弧圓柱齒輪基本齒條
在法截面內(nèi)具有圓弧圓柱齒輪基本齒廓的假想齒條队询。
3.3圓弧齒
基本齒廓由圓弧構(gòu)成的輪齒往踢。
3.3.1法面圓弧齒
法截面基本齒廓為圓弧的圓弧齒。
3.3.2端面圓弧齒
端截面基本齒廓為圓弧的圓弧齒椭盏。
3.3.3單圓弧齒
基本齒廓工作弧為一段凸圓弧或凹圓弧的輪齒组砚。
3.3.4
凹齒
基本齒廓工作弧為凸圓弧的輪齒(見3.3.3圖示)
3.3.5凹齒
基本齒廓工作弧為凹圓弧的輪齒(見3.3.3圖示)
3.3.6雙圓弧齒
基本齒廓工作是由凸凹兩段圓弧構(gòu)成的輪齒吻商。
3.4圓弧圓柱齒輪(圓弧齒輪)
由圓弧齒構(gòu)成的斜齒圓柱齒輪。
3.4.1單圓弧齒構(gòu)成的斜齒圓柱齒輪糟红。
由單圓弧齒構(gòu)成的斜齒圓柱齒輪址檀。
3.4.2雙圓弧圓柱齒輪(雙圓弧齒輪)
由雙圓弧齒構(gòu)成的斜齒圓柱齒輪。
3.5圓弧圓柱齒輪副
由兩個相嚙合的圓弧圓柱齒輪組成的平行軸齒輪機構(gòu)匣夭。
3.5.1單圓弧圓柱齒輪副
由一個凸齒單圓弧圓柱齒輪與另一個凹齒單圓弧圓柱齒輪相嚙合所組成的平行軸齒輪機構(gòu)绍堪。
3.5.2雙圓弧圓柱齒輪副
由兩個相嚙合的雙圓弧圓柱齒輪組成的平行軸齒輪機構(gòu)。
3.6圓弧圓柱齒輪傳動
利用圓弧圓柱齒輪坝总,按一定的傳動比來傳遞運動(動力)的傳動方式璃疫。
3.7圓弧齒輪系
由若干圓弧圓柱齒輪副且成的傳動機構(gòu)。
4嚙合原理與嚙合特性
4.1瞬時接觸點
兩個相嚙合齒廓在某一瞬時的公切點兆距。
4.2齒面公法線
兩齒面在接觸點處的公共法線只忿。
4.3齒面接觸跡線
一對齒輪嚙合過程中,瞬時接觸點在齒面上的軌跡伶离。
4.4點嚙合制齒輪傳動
齒面在嚙合過程的每一瞬時,理論上是一個點或幾個點接觸的齒輪傳動拣末。
4.5瞬時嚙合點
瞬時接觸點在固定坐標空間的坐標點(見4.3條圖示)诺教。
4.6嚙合線
一對齒輪在嚙合過程中,瞬時嚙合點在固定坐標空間的軸跡(見4.3條圖示)饼瓮。
4.7接觸點距離系數(shù)
在同一個雙圓弧輪齒上碗帅,凹齒面接觸點和凸齒面接觸點間的軸向距離與軸向齒距之比。
4.8齒距角
整個圓周(以角單位表示)與齒數(shù)的比值豹爹,稱為齒距角裆悄。
對于圓柱齒輪,齒距角也就是端面齒距所對的圓心角臂聋。
4.9縱向作用弧
分別包含同一條齒面接觸跡線(凸齒面或凹齒面)各一個端點的兩個軸平面所截取的分度圓弧長光稼。
4.10縱向作用角
縱向作用弧所對應的圓心角。
4.11縱向重合度
縱向作用角與齒距角的比值孩等,即有效齒寬與軸向齒距的比值艾君。
4.12總作用弧
齒輪在基嚙合過程中,它的一個齒面(雙圓弧齒輪包括齒頂凸齒面和齒根凹齒面)從嚙合開始到嚙合終止所轉(zhuǎn)過的分度圓弧長肄方。
4.13總作用角
總作用弧所對圓心角冰垄,稱為總作用角。
4.14總重合度
總作用角與齒距角的比值权她。在雙圓弧齒輪傳動中虹茶,總重合度是縱向重合度與接觸點距離系數(shù)之和。
4.15多點接觸系數(shù)
在雙圓弧齒輪一齒距角中隅要,同時接觸點數(shù)常為變值蝴罪。每一種同時接觸點數(shù)的嚙合轉(zhuǎn)角與齒輪齒距角的比值刷航,稱多點接觸系數(shù)。
4.16多對齒嚙合系數(shù)
在雙圓弧齒輪一齒距角中培车,同時嚙合齒對數(shù)常為變值猩烘。每一種同時嚙合齒對數(shù)的嚙合轉(zhuǎn)角與齒輪一齒距角的比值,稱多對齒嚙合系數(shù)割钧。
5基本齒廓的齒形參數(shù)
5.1凸齒齒廓
基本齒廓工作弧為凸圓弧的齒廓内会。
5.2凹齒齒廓
基本齒廓工作弧為凹圓弧的齒廓。
5.3雙圓弧齒廓
基本齒廓工作弧由凸凹兩段圓弧構(gòu)成的齒廓衔侯。
5.4壓力角
基本齒廓上任一點和該齒廓圓心的連線與節(jié)線的夾角蝉嘲。
5.5名義接觸點
在基本齒廓中,壓力角為標準值時的齒廓圓弧半徑線與齒廓的交點迈枪。
5.6齒廓圓弧半徑差
基本齒廓的凹痛的、凸齒廓圓弧半徑之差。
5.7齒方圓心移距
齒廓圓弧的圓心到節(jié)線間的距離违酣。
5.8 齒廓圓心偏移距
齒廓圓弧的圓心到齒廓對稱線間的距離梆栏。
5.9基本齒廓齒厚
在基本齒廓上,凸齒或凹齒左右齒面上名義接觸點處的齒厚受啥。
5.10槽寬
在基本齒廓上做个,凹齒左右齒面上名義接觸點間的齒槽寬度。
5.11齒厚比
在雙圓弧齒輪基本齒廓上滚局,凹齒齒厚和凸齒齒厚的比值居暖。
5.12工藝角
在基本齒廓上,工作圓弧和過渡圓惶僦(對單圓弧齒太闺,凸齒時為齒根圓弧,凹齒時為齒頂?shù)菇牵┑慕稽c到工作圓弧圓心邊線與節(jié)線的夾角嘁圈。
5.13過渡圓弧
在雙圓弧齒輪基本齒廓上省骂,凸齒工作圓弧與凹齒工作圓綿之間的連接圓弧。
5.14齒根圓弧
在基本齒廓中丑孩,工作圓弧與齒根之間的連接圓弧冀宴。
5.15側(cè)隙
兩基本齒廓的凸凹工作圓弧相互接觸時,其兩非工作齒廓之間在節(jié)線方向上的最短距離温学。
5.16雙偏齒廓
凸凹齒廓圓弧的圓心都不在節(jié)線上的圓弧齒輪基本齒廓略贮。
5.17等雙偏齒廓
凸、凹齒廓圓弧圓心移距量相等的圓弧齒輪基本齒廓仗岖。
5.18單偏齒廓
凸梯盹、凹齒工作齒廓圓弧,只有一個圓心位于節(jié)線上的圓弧齒輪基本齒廓欲堪。
5.19不偏齒廓
凸约绒、凹齒廓圓弧圓心均在節(jié)線上的圓弧齒輪基本齒廓馁言。
5.20分階式雙圓弧齒廓
凸、凹齒工作齒廓圓弧由過渡圓弧連接痛主,并形成臺階的雙圓弧齒輪基本齒廓群骂。
5.21公切線雙圓弧齒廓
凸、凹齒工作齒廓圓弧之間由一公切線連接的雙圓弧齒輪基本齒廓蚂芹。
6測量尺寸
6.1弦齒厚
輪齒左右齒面上兩條名義接觸線(螺旋線)之間的最短距離谱聂。
6.2弦齒高
輪齒齒頂中點到齒面兩條名義接觸間最短連線上的垂直距離。
6.3公法線長度
相隔若干齒的兩異側(cè)齒面榨厚,在名義接觸點附近間的最短距離桐装。
6.4弦齒深
在齒槽法截面內(nèi),相鄰齒兩異側(cè)齒面與齒頂面交點之間連線到槽底部的垂直距離蒂禽。
6.5齒根圓斜徑
用于測量奇數(shù)齒齒輪根圓直徑的間接測量弦害切。
7齒向修形參數(shù)
7.1齒端修薄
在加工過程中,對輪齒的一端或兩端逢勾,在一小段齒寬范圍內(nèi)牡整,將齒厚向齒端方向逐漸削薄,稱為齒端修薄溺拱。
7.2齒端修薄量
在齒端修薄長度內(nèi)果正,法向齒厚的最大修薄量。
7.3齒端修薄長度
在齒寬方向上盟迟,嚙入或嚙出端修薄部分的長度。
7.4齒端修薄曲線
在修形長度范圍內(nèi)潦闲,沿齒向方向的齒端修薄量變化曲線攒菠。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yè)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歸口歉闰。
本標準由鄭州機械研究所辖众、太原工業(yè)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負責起草和敬。
本標準起草人員張廷健凹炸、邵家輝、陳諶聞肚乓、李長春运诺、陳淵、李鋼案帆、徐永年幢垮、劉世軍、張一實捎梢。